晏婴论和与同
无名氏

此文可以文白对照,推荐用读典籍APP查看。也可以直接尝试网页版应用

装载中,请稍候……

侯至自田,晏子待于遄台,子犹驰而造焉。公曰:“唯据与我和夫!”晏子对曰:“据亦同也,焉得为和?”公曰:“和与 同异乎?”对曰:“异。和如羹焉,水、火、醯、醢、盐、梅,以 烹鱼肉,燀执以薪2宰夫和?6), 之以味;济其不及,以泄 其过。君子食之,以平其心。君臣亦然。君所谓可而有否焉,臣 献其否以成其可;君所谓否而有可焉,臣献其可以去其否。是以 政平而不干,民无争心。故《诗》曰:‘亦有和羹,既戒既平。  嘏无言。时靡有争。’先王之济五味。和五声也,以平其心,成其政也。声亦如味,一气、二体、一三类、四物。五声、成 律、七音、八风、九歌,以相成也;清浊。小大、短长、疾 徐、哀乐、刚柔、迟速、高下、出入、周疏,以相济也。君子听 之,以平其心。心平,德和。;故《诗》曰:‘德音不瑕’。今据不 然。君所谓可,据亦曰可;君所谓否,据亦曰否。若以水济水。谁 能食之?若琴瑟之一专,谁能听之?同之不可也如是。”

欢迎

方便看注释,轻松读典籍!

文白对照功能请移步免费无广告的跨平台APP。 Windows 用户可前往微软商店